在儿科门诊,我们经常会遇到因为孩子好动而前来咨询的家长。家长们往往心中充满疑惑:孩子好动,是天性使然,还是多动症在作祟呢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,帮助家长们更好地理解和区分孩子的好动是天性还是多动症的表现。
一、好动,孩子的天性展现
好动,是孩子们的天性之一。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阶段,好奇心强,探索欲望旺盛,因此常常会表现出活泼好动的一面。这种好动通常表现为:
活泼可爱:孩子喜欢蹦蹦跳跳,喜欢和同龄伙伴一起玩耍打闹,表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活泼劲儿。
好奇探索:孩子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,喜欢东摸摸西看看,通过动手实践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。
精力旺盛:孩子似乎有使不完的劲儿,即使是在长时间的玩耍或运动后,仍然能保持较高的活力。
这种好动是天性使然,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之一。家长们无需过于担心,只需要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,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去探索、去发现。
二、多动症,需要警惕的病理状态
与好动不同,多动症(注意缺陷多动障碍,ADHD)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,它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、冲动控制和活动水平。多动症的表现通常更为严重和持久,具体表现为:
注意力难以集中:孩子在学习或进行其他需要专注的任务时,容易分心、走神,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。
活动过度:孩子无法安静地坐着,即使在需要保持安静的场合也表现出过度的活动,如手脚不停、小动作不断。
冲动行为:孩子常常在未经思考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或行动,缺乏耐心和自控能力。
学习困难:尽管孩子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,但由于注意力难以集中和活动过度等问题,导致学习成绩不佳。
情绪问题:孩子可能表现出情绪波动大、易怒、焦虑或抑郁等情绪问题。
如果孩子的好动表现符合上述多动症的特征,且持续时间较长,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显著影响,那么家长们就需要提高警惕,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专业评估。
三、如何区分好动与多动症?
要区分孩子的好动是天性还是多动症的表现,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:
观察场合:好动通常只在某些特定场合下表现明显,如玩耍时、户外活动时等;而多动症则会在多种场合下持续表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、活动过度等问题。
观察持续时间:好动通常是短暂的、间歇性的;而多动症则表现为持续性的症状,且持续时间较长。
观察影响程度:好动通常不会对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显著影响;而多动症则会导致孩子在学习、社交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出现明显的困难。
专业评估:如果家长们无法自行判断孩子的症状是否属于多动症范畴,可以带孩子就医进行专业评估。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症状表现、生长发育情况、家庭环境以及学校表现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判断。
四、如何应对孩子的好动或多动症?
对于孩子的好动,家长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引导和教育:
提供丰富的环境:为孩子提供安全、丰富、有趣的探索环境,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。
制定合理的规则:在保障孩子安全的前提下,制定合理的规则和限制,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责任感。
鼓励运动:通过运动来消耗孩子的过剩精力,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。
对于多动症的孩子,家长们则需要更加耐心和细心地陪伴他们成长:
寻求专业帮助:带孩子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,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。
提供支持和理解: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理解,避免过度批评和指责。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。
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:与学校老师合作,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,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要求。
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之一,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表现之一;而多动症则是一种需要警惕和干预的病理状态。家长们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,区分好动与多动症的不同之处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引导和教育孩子。